受我国进口大豆减少影响,豆油市场供给偏低,棕榈油等替代油脂市场需求继续增长。
由于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小,泉州至今未与地铁结缘。耀眼的经济数据仰赖的是坚实的实体经济、民营经济。
但更为重要的是,这些年合肥的整体发展思路比较清晰,一方面做好原有产业的集聚提升,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,很好地抓住了产业分工与升级的路径,特别是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,抓住了很多机遇。丁长发说,泉州整个城市的中心城区不强,教育、医疗、交通等公共配套较为滞后,对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相对有限,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后劲和潜力。多城竞逐GDP9000亿梯队中,总量高于合肥的有泉州和东莞。在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方面,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,合肥紧邻长三角,地理位置优越。而对三个省会城市来说,目前存在的短板也主要是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引领能力不够的问题。
东莞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主要分布在镇域,主体架构比较分散,主城区较弱,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现象。另外,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修订数,国家统计局将授权各地区统计局在公布2019年本地区生产总值时一并公布。总体来看,政府继续过紧日子,而脱贫攻坚、三农、科技创新、生态环保,以及教育、卫生等民生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大。
税收是经济晴雨表,去年经济增速放缓一定程度上也导致税收收入增速放缓,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受大规模减税政策影响,导致部分税种收入放缓甚至下滑。2019年财政支出规模创历史新高。在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,农林水支出中的扶贫支出增长11%。全国31个省份中,29个实现增长,其中贵州、浙江、青海、天津等12个省份增幅在10%以上,海南、湖北、湖南、辽宁等14个省份增速在5%~10%之间,3个省份增幅在0~5%之间,2个省份同比略有下降。
地区间财政支出增速则呈现分化态势。最终三项收入实际增速则分别是3.8%、12%和36.3%。
减税降费力度大、效果明显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中的税收收入为157992亿元,同比增长仅为1%,比上一年增幅回落高达7.3个百分点。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960亿元,同比增长36.3%。财政部数据显示,至今年1月底,已发行7148亿元,占提前下达额度12900亿元的55.4%,河南、四川等地已相继完成2020年首批专项债券发行工作。节能环保支出中的污染减排、可再生能源支出,分别增长48.6%、38.3%。
主要是中央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6100亿元,同比增加3600亿元,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约13个百分点。将这些数据,与去年年初的中央和地方预算报告对比可以发现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及年初预期,而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则超预期。比如,收入突破6万亿元的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去年收入增速仅1.3%,增幅比上年回落7.8个百分点,其中工业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收入下降6%。比如,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非税收入为32390亿元,同比增长20.2%。
减轻企业负担、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大幅减收。各地压减幅度都超过了5%,不少达到10%以上
税收是经济晴雨表,去年经济增速放缓一定程度上也导致税收收入增速放缓,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受大规模减税政策影响,导致部分税种收入放缓甚至下滑。这一增速之低十分罕见。
为了弥补减税降费的短收,非税收入(包括一般公共预算中非税收入、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)保持较大增幅。同样受到大规模减税降费影响,各地财政也有挑战,地区间收入增幅继续分化,重庆等6个省份收入出现下滑。在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,农林水支出中的扶贫支出增长11%。财政部表示,2020年继续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,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,按照三个确保要求,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,特别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响,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,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、把该降的费降到位,持续发挥减税降费政策效应。减轻企业负担、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大幅减收。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4516亿元,同比增长12%。
重庆等6个省份同比下降。比如,收入突破6万亿元的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去年收入增速仅1.3%,增幅比上年回落7.8个百分点,其中工业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收入下降6%。
2019年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8874亿元,同比增长8.1%,这明显高于收入增速(3.5%),体现积极财政政策支出力度较大。财税专家认为,此次减税降费受益最多的是制造业和小微企业,使数千万家企业和数亿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政策红利,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、增加了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、促进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、稳定投资和扩大就业,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稳定发展。
2019年东部、中部、西部、东北地区财政支出增幅分别为7.3%、10.5%、8.5%、6.5%,中部地区支出增长最快。科学技术支出中的科技条件与服务、基础研究,分别增长28%、26.7%。
而之所以会出现与年初预计有明显差距,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大规模减税降费。财政部在去年11月底提前下达的2020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万亿元,其中提前下达东部地区4676亿元、中部地区2914亿元、西部地区2410亿元。比如,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非税收入为32390亿元,同比增长20.2%。最终三项收入实际增速则分别是3.8%、12%和36.3%。
总体来看,政府继续过紧日子,而脱贫攻坚、三农、科技创新、生态环保,以及教育、卫生等民生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大。各地压减幅度都超过了5%,不少达到10%以上。
受个人所得税减税影响,去年个税收入更是同比下滑25.1%。这主要受降低增值税税率和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影响。
财政部数据显示,至今年1月底,已发行7148亿元,占提前下达额度12900亿元的55.4%,河南、四川等地已相继完成2020年首批专项债券发行工作。财政收支一直是观察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指标,2019年全国财政收支数据终于出炉,与往年相比有不少亮点。
去年财政支出进度较快,而且支出结构上有明显调整优化。主要是中央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6100亿元,同比增加3600亿元,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约13个百分点。收入依然创新高 非税收入大增2月10日,财政部网站公布了2019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。据财税部门测算,减税降费拉动2019年当年GDP增长0.8个百分点,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.5个百分点,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.1个百分点,为保持经济总体平稳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发挥了重要作用,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效果正在逐步显现。
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中,广西、河南、浙江、河北等8个省份增长在5%以上。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960亿元,同比增长36.3%。
节能环保支出中的污染减排、可再生能源支出,分别增长48.6%、38.3%。江西、广东、安徽、四川等17个省份增长在0~5%之间。
将这些数据,与去年年初的中央和地方预算报告对比可以发现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及年初预期,而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则超预期。比如,中央带头严格支出管理,2019年除刚性和重点项目外,其他项目支出平均压减幅度达到10%。
顶: 22756踩: 64
评论专区